如何评价经纪人的好坏,我认为很难有一个客观量化的标准,因为它从来就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。如果球员只把经纪人当作自己挣钱的工具,那能拿到更多的赞助就是一个标准。也有很多球员不会这么想,毕竟球员价值是以他自身条件为基础的。此外还有经纪人在业内的口碑,他在媒体和赞助商方面的评价,这些标准都是因人而异的。
我担任梁文冲经纪人的那段时间,他还是为数不多征战在世界赛场的中国球员。我陪着他各处参赛,有很多难忘事情都发生在各地赛场。包括2010年PGA锦标赛,他拿到并列第8的成绩,创下当时内地球员在大满贯赛的历史高峰。过去了9年时间,我仍然清楚记得那一周的每个细节。我们每天4点起床,每一天的路线,实在太难忘。
还有印象比较深刻的,就是当时他兼顾亚巡、欧巡、日巡和美巡四个巡回赛。虽然当时阿冲没有美巡赛卡,但我会帮他申请一些外卡。这样在四个巡回赛之间奔波,努力保住三个巡回赛的参赛卡,是件挺困难的事儿,也很少能有球员做到这一点。当时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的申根签证时间都很短,在紧凑的日程中还要考虑签证的时效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还会有一些幸福的烦恼,两场比赛撞期的时候如何选择,都需要经纪人与球员一起做出决定。
我离开球员经纪领域已经有一段时间,这个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我了解的并不够具体。但从一个高尔夫从业者的角度来看,现在的状况与八九年前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。当时国际赛场上只有一两位球员,如今这个数量增加到了四五个,但真正打出成绩的仍然屈指可数,所以可以说目前国内还没有数量足够、成绩出色的球员群体,为国内高尔夫经纪形成稳定市场提供前提。在市场原本非常小的情况下,又有一些外来的竞争者,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土行业的脚步。
对于未来的发展,我觉得可以尝试着眼于一些成绩没有那么出色,但是在某个省份、地区很有号召力的球员。把这些人联合起来,做一些比较接地气的地推,更多的和本地赞助商品牌沟通,或那些有意愿进入本地市场的品牌合作。
这是我在做经纪人的时候一直考虑的方向,我也始终认为这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。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我自己的执念,因为没能实现,所以念念不忘。对经纪人来说,接手一位很好的球员,世界排名前30,其实没什么挑战。只需要等资源找上门,而不是你去找资源。而接手那些没有那么出色的球员,思考怎样把他们和市场更好地链接在一起,才能真正体现经纪人的能力。
更多观点:
内容节选自《高尔夫大师》7月刊。
今日内容,敬请关注~
不用一万小时疯狂练习,5招助你成为单差点
王尧谈球员经纪:八面玲珑的人更适合
高尔夫大师微信号前五篇TOP 5热读
点击即可阅读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