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岁的安德烈·罗伯森,以前可是顶级防守悍将呢。现在他在俄罗斯联赛以1+1合同重新开启职业生涯。这一变化,不光让人看到竞技生涯的无情,也提醒了所有职业运动员,时间和现实很残酷啊。从NBA被淘汰,到欧洲联赛“续命”,罗伯森的故事真让人感慨。
罗伯森的没落好像早有迹象。现在的篮球时代,讲究全面能力,他没有外线投射能力,和别人就不一样。他NBA生涯三分命中率只有25.3%,罚球命中率连五成也达不到。投篮能力不稳定,成了他的致命缺点。雷霆队曾让他负责防守,他也完成得不错。但他在场上,对手防守时就容易形成人数优势,“五防四”成了奥克拉荷马时期无奈的场景。和现在被看作3D标配的PJ·塔克比,塔克外线稳定,整体防守高效,罗伯森差距太大,最后就被NBA抛弃了。
对于像罗伯森这样慢慢淡出NBA的球员来说,欧洲联赛成了新出路。这次他签约的圣彼得堡泽尼特,这几年招了不少前NBA球员,大多都过了30岁。虽说俄超联赛工资没NBA高,但承诺给核心地位,合同也比较稳定,吸引了这些对未来还有期望的老将。这条路也不好走。在陌生的环境里,极寒气候、语言文化差异,还有地缘政治动荡,都是大挑战。那些带着家人来的球员,适应这里的生活可不容易。
展开全文
职业竞技的残酷,赛场内外都有体现。罗伯森和一位知名女记者的感情,总被人拿来调侃。本来是篮球方面的新闻,评论区却都是“美女与野兽”这样的调侃。这种关注点的转移,凸显了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困境。一旦竞技价值下降,舆论就会把他们的婚姻、生活拿出来评判。对很多退役或快退役的老将来说,保持职业生涯的尊严,是一场看不见的较量。
俄罗斯联赛的短约,可能没法让他有辉煌时的荣耀。但对罗伯森来说,能重新回到赛场,就是值得尊敬的坚持。没办法再证明自己的防守实力,他至少还在追篮球梦。有人说“去俄罗斯还不如退役”,这忽视了每次选择背后的现实考虑。在竞技领域,真正的对手不是年轻挑战者,而是时间和环境带来的压力。罗伯森的坚持,就是在用行动表达信念:只要球场有灯光,梦想就不会灭。
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