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文化专栏

十、佩戴证件:

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和家长必须凭运动员证方可进入比赛地点;一个选手只配一个运动员证,没有佩戴证件一律拒绝进场。

十一、比赛办法:

(1)执行2002年颁发的《中国围棋规则》。30级组、25级采用13路盘,其它组别采用19路棋盘。

(2)所有组别按6轮积分编排。

(3)每轮比赛双方共用时为入门组(30级)、25级组30分钟,20级至9级组40分钟,8级至5级组1小时。根据比赛进程裁判可中途加钟限时,超时判负。迟到15分钟作弃权论,对手获胜。

十二、升级、升段标准:(级位赛各组比赛人数不少于20人,人数不够20人则取消该组比赛)

1、入门组(30级):共四轮,四胜定15级,三胜定20级,两胜定20级,一胜定25级

2、25级组:共四轮,四胜定10级,三胜定15级,两胜定15级,一胜定20级

3、20级组:共四轮,四胜定9级,三胜定10级,两胜定15级,一胜定15级

4、15级组:共四轮,四胜8级,三胜定9级,两胜定10级,一胜定10级

5、10级组:共四轮,四胜定7级,三胜定8级,两胜定8级,一胜定9级

6、9级组:共四轮,四胜定6级,三胜定7级,两胜定7级,一胜定8级

7、8级组:共六轮,五胜以上定5级,四胜定6级、三胜定6级,两胜定7级

8、7级组:共六轮,五胜以上定4级,四胜定5级,三胜定5级;两胜定6级

9、6级组:共六轮,五胜以上定3级,四胜定4级,三胜定4级;两胜定5级

10、5级组:共六轮,五胜以上定2级,四胜定3级,三胜定3级;两胜定4级

11、定段组:比赛选手均为1-4级,实际比赛人数不少于12人,人数不够12人则取消该组比赛,轮次不少于六轮,按名次靠前者的 28%比率定1段;名次靠前者的 3%比率定2段(但必须同组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50人);不设1-4级组的赛事,定段组按名次靠前者的35%比率定1级、 45%比率定2级。

12、1段组:实际比赛人数不少于12人,人数不够12人则取消该组比赛,轮次不少于六轮,按名次靠前者的25%升2段,名次靠前者的2%升3段(但必须同组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50人)。

13、2段组:实际比赛人数不少于8人,人数不够8人则取消该组比赛,轮次不少于六轮,按名次靠前者的23%升3段,冠军晋升4段(但必须同组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50人)。

14、3段组:实际比赛人数不少于8人,人数不够8人则取消该组比赛,轮次不少于六轮,按名次靠前者的21%升4段。

15、4段组:实际比赛人数不少于8人,人数不够8人则取消该组比赛,轮次不少于六轮,按名次靠前者的15%升5段。

注:入门组(30级)、25级采用13路棋盘,20级以上均采用19路棋盘。以上按实际参赛人数计算百分比,小数点后按四舍五入计算。“实际参赛人数”为比赛轮次数大于或等于5轮的选手人数(例如:100人报名只有90人完成5轮比赛的,则按90人计算百分比)。

十三、证书管理:

根据《中国围棋协会证书管理系统》有关使用、管理规定,棋手达到升段标准的成绩,应办理级位、段位证书,作为下一次报名参赛时的资格凭证。其中,达到1-5段成绩的,必须办理相应成绩的段位证书。级位证书可选择性办理,但下列情况的,必须办理一次相应成绩的级位证书:

·首次获得级位成绩的;

·首次获得8-5级成绩的;

·首次获得4-1级成绩的。

十四、参赛者如对裁判判决不服,即可向裁判长提出申诉,裁判长有权作终审判决。

十五、奖励办法

各组奖励前八名,颁发奖杯和证书。

十六、办赛要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